考研都需要考哪几科?考研考哪几门科目 新东方考研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考研都需要考哪几科,以及考研考哪几门科目 新东方考研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2024考研时间及课程安排

2O21考研时间及课程安排?2021年的研究生考试己经结束。具体的考试时间是在2O2I年的12月25日、26日这两天进行的考试。课程考试安排是这样的。25日上午8点30一11点半考试科目是政治。下午2点一5点考试科目是外国语。26日上午8:30一11:30考试科目专业(一)。下午2:一5:考试科目专业(二)。

二、物理方面的考研有哪些科目

1、首先把物理专业的课程在这里罗列一下:

2、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

3、不同的学校一般专业课要求会有不同。

4、考研的三门基础课:数学、英语、政治不用说。有的学校不考数学,但是考数学物理方法,或者两门专业课。

5、一般来讲考试的专业课都只有一科:

6、最多的是量子力学,或者固体物理。

7、考普通物理也比较多,普通物理中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一般不会全考,力学和电磁学一般比较多。但如果是某些应用物理专业的话有可能就只考其中的一项。(例如光学、电磁学)

8、个别的专业可能会考电动力学和热力学统计物理,但是比较少。

9、如果你以前没有学过物理的专业课,负担还是比较大的。

三、心理学考研具体考哪几个科目

心理学考研从2007年起除个别学校外,基本是全国统考。因此,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讲,面临的分数竞争更是来自全国的竞争,这也加大了广大考研考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获得优异专业课代成绩排名的难度,因此,要想在激烈的考研中胜出,必须有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结构做支撑。下面介绍一些此阶段心理学备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心理学考试科目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包括: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六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共一张试卷,300分。1.普通心理学是整个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它涉及到心理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心理学的基础。具体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意识和注意力等;第二部分是行为调节和控制,包括动机、情绪情感;第三部分是人的心理性,包括能力、心理等。近几年,能力、情绪情感曾重复出题,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格外注意。2.发展心理学复习过程中应将其看作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断不可分开孤立的复习此门课程,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除将这些阶段联系起来之外,同时还要看到每个阶段的年龄特征,而后者一般也是考试的重点。3.教育心理学所占分数不多,对于其复习,考生可将其分为三个部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理论,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迁移。同时每一部分又可以分列出一个提纲,主要有理论学派、主要观点和对教学的启示。4.实验心理学的大致内容可以归纳为:实验变量、实验设计、反应时、信号检测论、传统心理物理法等。5.统计心理学需要广大考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描述统计和推论性数据的计算,建设考生在复习些门课时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复习。6.心理测量学以前考的学校不多,但现在统考会考,因此还是要认真复习,心理测量学主要包括基本概念,信度效度的分析,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测验的制作过程。此外,考生最好记几个有代表性的量表。二、推荐心理学参考书目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测量学–戴海崎等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心理统计学–张厚粲主编:《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法律专业考研,需要考哪些课程

法律硕士考研的5门专业课:既有实体法(刑法与民法),又有法学理论,还有死记硬背占主流的中国法制史(关键要明白哪些是法制史主要记忆的重点内容,可以先看看历年的考题,看看人家怎样设计法制史题目,后期我们也会分析,比如类似法制史的法硕笔记),还有理论与法律条文各占50%的宪法,在法学学科中属于各自不同的学科分支,在保证法学课程共性的前提下,5门专业课实际上有自己的学科特征―有的重理论分析有的重实际运用,有的侧重记忆,有的兼而有之,要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策略。

不管怎样,法律基础与思维以及案例的学习是特别重要的,尤其是刑法、民法与宪法类。下列所谈及的5门专业课各自复习技巧,在后期我们会有更细微和全面的分析和指导,同样希望大家好好把握与思考。

法理学理论深、理解难、题目抽象,答案也不像具体的民法刑法那么容易标准化和统一化。

学法理,以看《考试分析》为主,难在多选题与案例题,学好了法理学可指导民、刑、宪三个部门法的学习。反过来,学好了民法、刑法、宪法,也可以更好的有助于你理解抽象而枯燥的法理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从学习方法上言,相对于民法刑法等实体法的学习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作为参考:

1、学习法理学还是要以《考试分析》为准,其他讲义或者教案只是有助于理解与思考,扩大知识面等辅助作用–必须地,核心仍然是教材《考试分析》;

2、与刑法、宪法、刑法等具体部门法的学习保持互动,两者是一般与具体,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法理中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关系、立法体系等章节的学习,两者互动可以加深彼此学科的深入理解;

3、扩大知识面,对于一些法学热点问题多了解,可以辅助性地看看这方面报刊杂志、文章、电视广播等,结合相关的法理学知识点以及专家的点评思考;

4、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尤其是一些基本概念要在不同的复习阶段不断的思考与揣摩,加深理解。随着法律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习题训练的强化,很多理论知识的会被逐步理解,因为学习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相对晦涩的法学理论。

宪法的学习可以分为“宪法理论”与“中国宪法条文”2部分,“宪法理论”以理解分析为主,“中国宪法条文”以记忆为主,注意细节与易错点,而且条文之间容易混淆,如各种比例、各种提名权、各种程序等等,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监督”与“领导”,“批准”与“备案”等词语),难题重要在论述题与案例题,譬如人大制度、选举制度、人权、宪法实施、立法法等一直都是重点与难点,也是这些年的时事热点,出辨析题甚至论述题都是很有可能的。比如:2004年修改了《宪法》,但对总体影响非常小-“人权”与“私有财产保护”两部分需要仔细看看教材的全面系统论述,理出知识点与知识结构体系。另外,2010年修改了《代表选举法》与《全国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修改。宪法修正案几乎每年的宪法题都会涉及。

看《考试分析》是主要的,但理解的成分较之法理学要多得多,也相对容易的多,要系统理解各种民事法律制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但是民法理论性较强,仅仅看书很难理解一些东西,比如善意取得,原始取得,抗辩权,缔约过失、预期违约、无过错原则、效力待定合同、定金原则、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生活中不常见的概念与制度,需要结合一些案例来加深理解。

要学好民法,在看书理解的前提下,要多分析案例题,并且把案例与具体的制度和理论结合起来,平时需要多看看民法的一些经典小案例,在报刊杂志上都能见到得,联系实际生活、联系法条来理解民事法律制度对你会很有帮助,而且有豁然开朗得感觉!

对于一些重要的民法概念,要熟悉其定义、特征、立法目的、典型案例、法律条文等(实践中大家容易忽视立法目的的学习与理解)。民法中的一些法律概念,要注意与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说法区别开来,不管是其含义还是称谓。另外,民法概念的学习要注意概念划分的前提,注意上下级、并列级概念之间的对比和学习,不要孤立地看待一个概念。

刑法的学习可以分为“总则”与“分则”2部分:总则(刑法理论部分)与分则(中国刑法具体罪名剖析)复习方法也不同。总则对分则的理论指导作用非常明显,没有总则的整体把握分则就很容易断章取义,分则对总则具体化使得理论性较强的总则更容易理解,设计出来的法硕题目都既要用到总则的理论分析,又要用到分则的具体罪名的“四大犯罪构成要件”,缺一不可。考试题目不仅要求牢记分则法条,而且要求能灵活运用总则的刑法理论,缺一不可。

另外,大量的刑法案例题目强化训练是不可少的,理论部分会有几个难点特难理解,尤其是:“一罪与数罪的区别(处断的一罪与实质的一罪)”,“事实认识错误”2个知识点,他们没有任何法律依据,要弄懂这2个难点,一要不断地揣摩书本理论,并对类似概念之间进行对比,二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不断理解,修正原有的错误思维,三可以通过到法硕联盟论坛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与案例,加深理解与辨析。

刑法的难度相对较小,比较容易理解,一旦入门,取得高分的可能性极大。法制史

记忆重点知识点知识点多而杂,要有耐心,最好自己整理,对比。法制史看的可以迟一些,因为主要是记忆,记得早也会忘记的。而且看得迟些,你的法律知识基础更好些(至少有了法理宪法与民法刑法4门课作为法律基础了–所以,不要简单地以为法制史就是死记硬背那么简单),理解法制史难度会小很多。关键知道什么该记,什么不该记,没有什么理论性,可以借助辅导书知道。

对于几个重要朝代的法律制度要加强理解,重点比较集中:秦朝“法治”;唐朝法律;特有法律制度的首次引入;中国法律近代化(如新清末修律等);法律儒家化;礼刑关系;中国法律传统(中华法系)等等。

至于记忆的方法,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学习习惯,特长采取各有特色的记忆方法。记忆法制史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3、睡前关灯大脑通篇放映回忆强化记忆法

就各科难度而言,一般来说:法理学最难,民法次之,宪法与刑法再次之,法制史最容易。这个排序的最基本依据就是各自的理论深度,理论性越强,难度越大-大家几乎都没有法律基础嘛,更不要说高深的理论了!

最后说一句,民法中的《物权法》以及《侵权责任法》,是07年10月份和10年7月份实施的重要法律法规,也是法律硕士考试中的重点章节,在未来5-10年内也是社会热点和法学热点,所以,花几元钱买一本法条单行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随身带着也不过分(虽然新版的法律法规汇编中也会有)。任何当年新的重要立法与司法解释,会在“一诺法硕公众号”及时告知大家并替大家做好相关知识点分析和对策。2017年有刑法修正案十,这个具体的内容我们也已经整理了专门的笔记给大家参考,后期会推送给大家。

关于第一遍看《考试分析》,给大家推荐1个顺序参考:刑法、民法、宪法-法理学-法制史

这个看书顺序是许多清华、北大高分学员通用,而且也符合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

法律硕士联考目前分为三种: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及法律硕士(法学)】和在职法律硕士。

3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学非全日制),

政治(100分),英语(100分),专业课一(150分)刑法和民法,专业课二(150分)宪法,法制史,法理学。总分500分。

政治和英语和全国所有的研究生考试是一样的,命题和阅卷也是和全国研究生考试统一的。其中,英语,法律硕士考察的是难度大一点的英语一。

英语,专业课。在职法硕初试不考察政治,政治的考察由招生院校在复试的时候单独设置。

法律硕士都有指定的教材。就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法律硕士考试分析。

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杂牌书籍,不少也是冠以《考试分析》的名目出版。不建议大家购买,因为其质量参差不齐,更有一些书籍虽然是出版的,但很多低级错误或者是观点和官方的不一致。

建议大家购买官方书籍。对于《考试分析》内容外,为了进一步理解,大家可以去购买或者下载相关机构老师的视频课和讲义(如民法杨硕、法制史龚成思等),这些讲义基本上是依照最新的法律硕士考试大纲和官方书籍编辑,观点和官方完全一致,多是对官方的书籍进行的梳理,对书中的难点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制作了大量的口诀和记忆表格,方便大家记忆。

法律硕士招生简章由国家的招生简章和各个招生院校的招生简章。

国家的法律硕士招生简章一般是每年的8月份出来,各个法硕招生院校的招生简章一般是7月至9月中旬出来。招生简章是我们考试的指挥棒,里面对学校有关法律硕士的考试,培养模式,招生人数,学费,复试时间及参考书目都有详细的说明。

预报名时间:预报名是针对应届生的,时间一般是9月25至9月29(虽然预先报名作用不大,但建议大家还是花时间去看看,了解一下网报流程。)

正式报名时间:正式报名一般是10月10至10月31

现场确认时间:现场确认确认时间是11月10考试

法硕考试时间一般是春节前2周进行,大家关注每年什么时候过春节,往前推半个月时间大致就能知道考研时间是哪天。

法律硕士考试进行两天,第一天上午考政治,第一天下午考英语,第二天上午考专业课一,第二天下午考专业课二。

自主划线的学校处分时间早,一般是2月份就陆续会发布自己学校的分数线。非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一般都需要等待国家线出台才能呢个发布自己的分数线,国家线一般是每年的3月底出来。

自主划线的学校复试时间早,一般在3月份就开始了。而非自主划线的学校,一般都是在4月份进行复试,教育部要求所有的学校在4月底必须把复试工作完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 » 考研都需要考哪几科?考研考哪几门科目 新东方考研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