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研究生(管理学研究生考试考什么科目)

管理学研究生,管理学研究生考试考什么科目

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的第五届【界面财经年会】于12月20日在上海中心成功举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中欧社会保障与养老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汪泓出席年会,并发表主题演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新动能、新跨越》。特别鸣谢本次年会战略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

以下为汪泓教授主题演讲实录:

党的二十大在对未来的预期中,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围绕这一主题,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其二,全面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其三,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其四,则是中央政治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来的“三稳四敢,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现在所面临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的开启。在过去一年当中,世界格局纷繁变化,全球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有序和无序的风险不断凸显,新旧矛盾不断交织。这一复杂的局面,给全球各国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因为疫情原因(也包括地缘政治的原因),国际形势千变万化,动荡不断。黑天鹅、灰犀牛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就对2023年全球经济发展的展望而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预计,到2023年,全球至少1/3的国家将陷入经济衰退。与之相对应,世界银行也预测,2023年,世界可能走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亚太经合组织也给出判断,认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将放缓到2.2%。高盛发布的2023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将以1.8%的速度增长。花旗银行则在分析中指出,2023年全球经济的增速将降到2%以下。换句话说,从有识之士到世界著名机构给出的判断,未来一年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大概在2%,这是一个基本的情况。

而与之对应,从我们国内情况来看,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给出很明确的分析:当前,国内面对三重压力的叠加,整体上发展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换句话说,当下,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需求的缩减、供给的冲击和预期的转弱这三重压力,再加上国际经济环境的动荡,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我们国家的特点是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市场大,各类效果叠加以后的效应持续显现。所以,这意味着,尽管面对巨大压力,但我国经济仍有望总体回升,我们也更要做好经济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提振国内信心的相关工作。

当然,大家可能也看到了,从去年四季度以来,我们企业的景气指数逐渐下降,到三季度已经下滑到48.1%。今年以来综合采购经营的指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MI,有一半的月份低于50%,6月份以后也还是呈逐月下降趋势。这些数据都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受到了比较重的影响和打击。

因此,强信心是我们当下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总书记在各项重大会议上都提出,要促进我们的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怎么去实现这一高质量发展呢?这是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党的二十大报告当中特别强调的一个主题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所以我们要把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前提下,解决国家的主要社会矛盾,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促进整个社会共同富裕的现实需求作为我们的任务和主要着力点。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三个关系。扩大内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一个重要抓手。目前来说,我们要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但是同时要特别注重14亿人口的国内大市场。所以,扩大内需是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同时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可靠性的全面提升,来进一步推进国际循环的质量、水平和影响力。

当然同时,在经济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我们要注重追求质的飞跃和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就近几年的情况,我们来重点分析几个方面。

第一,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我们国家当前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制定了一系列全局性的、具有战略性的区域重大战略。基于这些积极的发展战略,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占全球的经济比重超过18%。不仅仅是量上的现实占比高,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是最快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了38.6%,这是经济增长率,超过了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我们的人均GDP也从本来的6100美元增长到12551美元,这些数据都代表了质的飞跃。

此外,我们的规模也是最大的。我们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量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实现了将近1亿农村人口全部脱贫。这个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也得到联合国以及各世界有关组织的高度评价。作为中国人民而言,也是真正感受到了我们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高质量发展引领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制造业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占世界整体制造业的比重超过30%;中国的外汇储备连续17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到全球外汇储备的1/4。

另外,我们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以及一系列的输变电站。在这些很重要的重大基础设施领域,中国也是占据世界之最的。此外,中国的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14亿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能够自给自足,得到有效的保障。与之相对,世界现在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恰恰就是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在这一方面,中国则是稳稳地保证了人们的生活和国家正常的社会经济运行。

此外,在基础设施的搭建上,中国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中国主要的工业品中近4成在全世界占到第一。从规模来看,在2022年的世界500强企业当中,73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比2012年增加了28家。制造业比重从2012年的22.5%,上升到2021年的30%。这些令人赞叹的成绩,毫无疑问,是得益于我们的高质量发展。

所以,这一次刚刚闭幕的卡塔尔世界杯,在整个多哈的场景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机场、港口、地铁站、五星级酒店、邮轮、球场,还是球场周边所有的建筑体,用电的、用水的、原材料的、体育设施大厦,运动员之塔,多哈大厦等等,可以说,70%的周边商住配套和大部分的场内设施都是由中国的企业来完成的。此外,此次世界杯的赞助商,大家可以看到伊利、蒙牛、沃尔沃、万达等中国的品牌。刚刚闭幕的世界杯令人振奋、令人兴奋,也对全世界各国球迷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而在这场盛会中,大家也看到了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案例、中国的声音和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

第三,科技创新能力赋能我们高质量发展。中国发展到今天,之所以能够在高质量上有不断的冲刺,与我们党和国家强调的在科技上的、创新上的支撑力是完全吻合的。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进程当中。对应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几个第一和第二:我们研发人员的总量连续9年稳居世界的第一位;社会研发经费居世界第二位,已经达到2.8万亿元,占据国内生产总值的2.44%;全球的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位提高到第12位。这些数据说明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和科技的实力。在这一基础上,毫无疑问,对外开放也是高质量发展很重要的一方面。

第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措施以及主动加入WTO以后构建起来的面向全球高质量自由贸易区的网络,都是对外开放的典型代表。此外,上海自贸区、外高桥自贸区的出现引领着全中国的21个自由贸易区,海南的自由贸易港的出现和引领,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工作的合作平台。这些也都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现实承载,同时也和我们国家的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同步。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建立经贸合作的数量,已经从原来的11对增加到113对。从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由贸易协定,到同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将近12万亿美元。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批标志性的项目全面推出,特别是总书记这一次到G20峰会和东盟以及中东、海湾地区沙特阿拉伯的一行,使得发展中国家更关注中国的“一带一路”,非常希望同中国开展积极的经贸合作。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批全球第一: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连续5年居全球第一,到2021年将近达39万亿元;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到2020年也跃居全球第一。中国商品的出口占到国际市场的11%~15%,进口占到世界的比重为11.9%,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这些变化,毫无疑问都是中国支撑在全球经贸治理结构和经贸发展结构中的对外开放度的程度说明。

第二个话题,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全面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展中还有相当的不平衡、不充分。在高质量发展过程当中,我们这些矛盾还是存在的。这一矛盾具体展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城乡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我们国家城镇的优势比较显著,而农村相对来说,消费的情况就比较薄弱。所以,从整个国家来看,我们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看到,2021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在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7万元,而农村是多少呢?1.59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89万元。这两组数据之间相差2~3倍。这是很显著的一个不平衡。

第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比较明显。我们国家沿海地区、特大城市、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的优势比较显著。换句话说,从数据上看,经济比较发达的还是在沿海地区,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这三大地区,这几个区域加起来的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的40%。

第三,产业资金的发展差异比较大。我们国家在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互联网技术上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但是,在这些制造业、服务业和互联网、区块链当中,有比较多的权重分布在价值链的中低端,价值链中高端部分产业的权重是不够的,比如说高端的芯片、半导体的设备材料,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进口的,这是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会使得我们面对“卡脖子”的难题。这些年,我们虽然打破了西方的完全垄断,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比如大家看到的火星探测、海洋潮汐发电、重粒子治疗癌症技术、脑起搏器、人造钻石、月球背面的着陆探测器、合金钢的材料、伽马成像系统、无源雷达等等,这些方面我们进步很快。但同时,按照《科技日报》的分析,我国在高端制造、先进制造、高端的基础元器件、关键的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核心工业软件、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数据系统等关键领域当中,和发达国家还是有不少差距的。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我们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在全球的消费总量中占比达50%,但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仍然是在日本、德国等国家。

其四,领军型的科技人才还存在不足。我们国家现在的科技人才在全世界的储备应该说达到了前列,这几年进步很快。中国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毕业生数量居全世界首位。因为我们现在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6%~59%,所以,到2025年中国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博士毕业生将达到7.7万,几乎是美国的2倍。但在关键核心技术和在基础研究等领域当中,我们还是面对着大而不强的情况,创新型的人才、高层次的人才、跨专业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产业型应用型的开发型人才还是有限。以人工智能为例,我们的中高端人才只相当于美国的20%,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口将超过一千万,供需比例严重失衡。但我们也看到,像华为这些有实力的企业,它在上海地区,比如说有四五万人,其中大部分是科技人员。它在深圳、东莞这里也是有四五万人,其中80%以上都是科技研发人员。所以,这样的趋势对我们国家在今后面对的“卡脖子”问题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缓解。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保障非常重要。

第三个话题,是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如何跨过去?如何能够提升发展质量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提出了非常重要的理论阐述和纲领性的要求,就是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坚定不移地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我们的制度和优越性是人民选择的,是我们百年沧桑以后所确定的。

同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三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这个问题上,虽然有些非议,但是我们必须亮明态度。

此外,大家还可以看到的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描述,在党的十八大的时候就提出来了。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十九大则提出了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到二十大,我们就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多种所有制企业融合在一起,作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大的进军号,放到大的平台上。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这次大会特别提出要持续深化国资国企的改革,特别是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民经济布局的优化和结构调整。

国家的重大战略谋略,重大的战略设施,重大的产业推进等过程中,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挥了很大作用。因此,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必须要做大做优做强,特别是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任务完成。企业要处理好国家经济责任和自身责任的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治理结构,才能够真正按照市场的意志去做。

目前看来,我们的国有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总监管的资产达到了将近260亿,年增长率是15.4%,形成了服务于中央企业的700多个国家研发平台,7个创新联合体。国有企业当中拥有两院院士241位,占全国院士总数的1/7。大部分院士还是在中科院和985高校。中央和地方性的企业所属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比重,央企超过70%,地方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占到54%。

当然,总书记这一次另外特别谈到,非公经济创造了很大的社会贡献。我们经常说到的5、6、7、8、9,指的是50%的税收贡献,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因此,这一次特别强调要优化民企发展的环境,从制度上、法律上把对国企、民营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不能是好的时候我们这么讲,碰到风浪的时候我们就有变化,不可以。任何时候都必须一律平等。

此外,要从政策舆论上鼓励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发展壮大,这里特别讲到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产权和企业家的利益,这是给大家一种信用,给大家一种稳定,给大家一种信心。

接下来是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所以特别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真正营造良好的营商关系。当然,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还有另一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刚才已经讲到了,因为我们国家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一系列协议的签订,再加上我们同全世界友好国家的合作关系,加快了我们国家的优势产业发展,在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当中,建构起我们非常独特的产业分工和产业体系。

这里可以看到,2022年前8个月,我们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的进出口增长了8.4%。国际贸易发生的同时,促进了金融板块整体的联动。因为资本只有和产业联动,产业链、供应链和资金链、资本链在有机联动中转换,才能配置出最好的效应。我们推出的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债券通、理财通等,以及整个证券和我们讲到的大宗商品的交易市场等,构建了我们对外开放的一个金融平台。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要把这些变成中国的方案,中国的规则、中国的管理、中国的标准,并且使之走向世界,使得人们真切感受到中国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一流环境,以此保持并促发我们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最近,在稳经济、稳增长、稳外贸,加大进出口贸易,以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和世界经济的低迷,我们的各个地方政府按照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要敢于闯,纷纷组织了商界进行走出去,走到世界各个展销会去,来拓展海外市场。比如我们看到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四川、湖南、海南、山东、安徽9个省份,先后去了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一些海外市场,拓展市场订单,比如说,江苏省昆山市是第一个走出去的,该年在海外的订单增加了200多亿;浙江省的海外订单达到100多亿。所以在市场上要能够以积极的姿态进入,主动把中国的优质产品,把全球好的产品推向世界,有了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易,使得大家可以互通有无。

而且,这个报告当中特别强调了要建设好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所强调的,是中国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过程当中,特别要注重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我们既要与资本市场对接,更要看到,实体经济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国家解决“卡脖子”一系列领域的重大平台,是我们国家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所以,在一批国家的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当中,在我们的重大平台上,比如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量子科学、干细胞、脑科学,面对经济主战场的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始终面向国家重大的实体基础设施,包括刚才一直在讲的港珠澳大桥、东数西算、特高压输电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复兴号高铁、高速深海汽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技术。此外,我们也还在向深海进军,试图有效完成对整个人类空间资源的有效开发、探索和利用。

此外,针对事关人民生命健康的疫苗、药品、检测试剂,特别是创新药、高端的医疗器械、先进的诊疗技术等的开发,也是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所以,在开展高质量发展和调整新的产业结构与全球产业结构布局当中,我们不仅要弯道超车,更要勇于开拓新领域,制胜新赛道。这里需要着重提出的是,换赛道的进军非常重要。战略性新产业的推出,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科学和技术开发方面,都要打造一批新赛道和助力新发展的增长。

商业新赛道,我们在这里列举了22个。其中,新电商包括跨境电商、社交电商、无人零售等。垂直电商包括生鲜电商、汽车电商、母婴电商、医药电商。Z世代的体验,包括潮品新零售、网红爆款、网络社区、前置交易。新金融则包括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银行、智能风控、智慧保险。智慧物流里面有网络货运、同城配送、物流信息平台、自助快递、物流机器人。

民生新赛道:人居生活方面有智慧家庭部、共享住宅、数字文创、在线旅游、网络文学、科技体育;交互娱乐方面包括数字影像、游戏竞技、短视频、数字音乐。

社会新赛道包括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智慧出行等。

数字新赛道包括人工智能、数链科技、云安全、云计算、网络安全等。

产业新赛道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企业服务、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有很多的面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服务互联网;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尤其是,这几年在农业互联网进来以后,我国的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农业的大丰收,正是得益于这个基础。

科技新赛道包括信息技术,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先进通信、集成电路、超高清显示。前沿新材料包含精密制造材料、能源新材料、纳米新材料、高性能的复合材料、新型的功能型的系统材料。还有商业的航空航天方面,包括发动机、载人设备、卫星互联网、无人机、商业运载火箭。医疗科技方面,包括智慧医疗、创新药研发、创新医疗机械、基因的科技。这些都是未来需要关注的新赛道。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特别强调总书记说到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科技人才,坚持全球视野,在国际交流、国际合作中能够把顶尖人才用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条件下,我们还要讲三个关键:

第一,造就战略人才是国际科技竞争中占领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要在国际竞争中占领制高点,人才是关键。

第二,新时代科技强国要实现,人才是关键。

第三,“卡脖子”问题要解决,人才是关键。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现在提出三个路径。一是以国家的重大战略、重大平台、重大学科、重大任务作为牵引,造就战略科技家和系列的主盘。二是加速聚集和造就钱学森式的国家队形式,形成战略科学家的团队发展模式。三是优化、促进、建构战略科学家和一系列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并形成保护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信用环境和安全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个话题,我们讨论一下,以“三稳四敢”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最近大家看到,中央加大了宏观调控,在三稳,即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上,下了很大的力度。我们的科技成果不断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了有效保证。从去年到今年,疫情对于我们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所以,总书记特别强调,明年的经济工作就是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的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将稳增长置于首要位置,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加大宏观政策的调整力度。

大家可以看到,在今年中期,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33项政策。这33项政策涵盖了6个方面:财政政策7项、货币政策5项,稳投资促消费6项,保粮食能源安全5项,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7项,保基本民生3项。

对应的,这些政策发生了哪些效用呢?下半年以来,全国累计新增减税费和退税费达到了3.3万亿元,小微企业户数占比93.7%。为服务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国有房屋和非国有房屋的减免租赁金合计超过540亿,惠及承租人大概是100万户。

此外,财政急需推动基建投资不断增长。8000亿的政策性银行信贷,6000亿的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的专项债限额,特别是新增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的规模达到1万亿元。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局面,即强劲地以国家来引领、托底和支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四敢”,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干部要敢为、地方要敢闯、企业要敢干、群众要敢首创。这就是给全社会一种真抓实干的感觉,一种激发活力的信心,要把全社会人民更多的精力放在干事、创业和促进经济发展上。要敢担责、敢出击,要敢于不断挑战市场合作,把有效的市场、繁荣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有机结合起来。最重要的还是一句话:提振企业的信心,释放经济的发展潜力。

据有关机构预测,我们国家2022年的GDP预计超过2%,也就是120万亿元。我实事求是说,因为我们今年一季度的增速是4.8%,二季度是0.4%,三季度是3.9%,所以合计全年我们预计增速是3%左右。但是这家机构预测的增速达到5%以上,所以我们也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还是有望实现5%~6%的实际增速。

归根到底,今天还是要给大家分享一点:信心比黄金都重要。当前的宏观政策还是提升企业信心,还是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来提振市场的主体信心,尽快打响提振企业信心的攻坚战。对于全社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我们给出了这几个字:给信心,树立起信心;重市场,市场的作用、市场的机制、市场发展的空间;扩消费,把消费激发出来,要激发出人们消费的意愿、动能、场景;强企业;最终是促进高质量发展。总结起来就是五个关键词:给信心、重市场、扩消费、强企业、促发展。

当然,我这里再简单地给大家说一下中央的五大政策,着重突出一下财政加力提效,货币精准有力。

就财政政策而言,这两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就是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和贴息等工具。会议中特别谈到,2023年目标财政赤字将保持在2.8%左右,新增的地方政府的专项债规模不会明显低于今年的3.65万亿。对此,我们估计还会加大力度,即政府根据事实情况,再来加大力度,特别强调中央对于地方的转移支付的力度,推动产业下移,做好基层的三保工作。

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使得我们能够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绿色发展等领域都给出积极支持。同时也要在保持人民币的汇率合理均衡的水平下,保持金融系统的整体稳定,强化金融稳定的保障结构。所以,2023年的货币政策总量要够,结构要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产业政策方面,将会追求发展和安全并举,将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发展,会成为产业政策的核心。

科技政策方面,要聚焦自立自强,着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要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

社会政策方面,要兜牢民生底线。特别要落实好就业的优惠政策。总书记讲了,要将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要有效解决结构性的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因此,社会政策方面将进一步加快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积极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的均衡分布,完善生育的支持政策体系,适时推出渐进式的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问题。这几点启示把社会政策讲得非常清楚。

所以,我们的五大任务,再次强调是:着力扩大国内的需求,着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重大的金融风险。我一直在说,消费还是非常重要的。要增加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造消费场景、多渠道保障收入和就业。从中央政府的声明来看,明年政府将支持什么消费呢?明年将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最近有专家提出来,要积极恢复接触型、流动型消费。我认为不单要有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消费场景,还要有积极的推动。我们现在从保基本的生存型消费出发,一定要把我们的消费潜力恢复起来,变成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要恢复我们的服务业,恢复我们的网络营销、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等新业态、新场景,增加我们个人消费的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供给和服务供给。

我们也希望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标志号”邮轮能够早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邮轮——期待这一目标最迟不要晚于2025年实现。我们也希望,我们的经济能够通过三年的高速增长恢复,再度迎来经济发展的春天。

另外,按照中央要求,“六个更好统筹”也是我们需要去把握的关键:

第一,要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直接关系;

第二,要更好地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第三,要更好地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第四,要更好地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因为经济是置身于社会、环境、外交、政治之中的;

第五, 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

第六,要更好地统筹当前和长远。

这六个“更好”,就是我们把握问题的着力点,非常重要,要仔细琢磨、学习、领会和贯彻推进。

总书记特别说到,明年经济发展碰到的困难和挑战将是纷繁复杂的。要坚持系统观点,守正创新,推进经济实现整体好转,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因此,必须以高质量发展稳增长,提振市场信心,有效扩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使中国经济保持稳健的有质量发展,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提振信心,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我们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谢谢大家。

【关于梅赛德斯-奔驰】

特别鸣谢本次年会战略合作伙伴梅赛德斯-奔驰。作为汽车工业的引领者,梅赛德斯-奔驰始终将安全、可持续的未来出行方式视为发展动力和己任,为此不断对创新、绿色的出行技术加大投入,以打造安全、卓越、令人向往的汽车产品。从“电动为先”到“全面电动”,这家全球闻名的豪华汽车制造商正在加速奔向零排放和软件驱动的未来。立足中国汽车市场,梅赛德斯-奔驰与遍布全国的600余家授权经销商秉持“客户为先”的经营理念,持续“聚焦豪华”、提速“全面电动”,践行“商责并举”的可持续发展,力求以“新豪华主义”的产品与“心豪华主义”的服务,满足中国客户不断升级的可持续豪华出行需求,助力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届【界面财经年会】专题>> 第四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三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二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第一届【界面财经年会】回顾>>

【界面财经年会】组委会联系方式

会务组:

顾女士 18601704491,gurenyi@jiemian.com

刘女士 13636308619,liuxiaohui@jiemian.com

媒体组:

程女士 13636511963,chengxinyuan@jiemian.com

管理学研究生(管理学研究生考试考什么科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 » 管理学研究生(管理学研究生考试考什么科目)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