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导考研心理压力大的人(怎样疏导孩子心理压力)

怎样开导考研心理压力大的人,怎样疏导孩子心理压力

文/彭熠

10月13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一研究生在实验室内自杀身亡,据了解,死者今年25岁,是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专硕三年级的学生,他在自杀前还在微博上留下遗书,众多网友在看完遗书都感到痛心不已。他在遗书中写道,想来世做一只猫,并不是因为猫有九条命,而是因为他渴望慵懒地享受一点自己的时光,不被现实压得无法呼吸,想自由自在地生活。

从他的遗书来看,他并不是一个消极悲观的性格,甚至还略带诙谐和幽默,这样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当一个人在经历过屡次失败、绝望,最后再次面临绝境的时刻,他的崩溃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称,研究生的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6倍以上,女性研究生比男性研究生更容易患上焦虑和抑郁症。而在我国的大学生群体中,心理障碍发生率在30%左右,存在抑郁、强迫、人格焦虑、人际关系不良、精神疾病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约占16%~30%,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疾病在一些高校甚至已经成为大学生休学的主要原因。

在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杂志《职业心理学:研究与实践》中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四年制大学中,有6% 的在读本科生和4%的在读研究生,“真的考虑过要自杀”。而且,他们中有一半的人,从未把自己的这种想法告诉过任何人。

为什么如此多的硕士生、博士生会被抑郁症所困扰呢?

本来考上硕士或者博士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一件事,而且充满了美好的期望。但是,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个人期望值与焦虑情绪呈显著的正相关,个人期望值越高,其所表现的焦虑情绪越大。

首先来自于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研究生阶段由于一些必须完成的硬指标如课题研究成果、论文发表数量等,致使学习强度远远大于本科生,很少有休闲的时间。沉重的学业压力导致很多研究生出现焦虑症状。研究生本来是不满以前的生活才读研的,想通过考研来改变现状,可毕业之后还要面临就业、薪资等压力,因而产生各种焦虑情绪。

其次是人际关系问题,尤其是与导师的关系。

在焦虑或抑郁研究生群体中,多数人认为自己的导师没能给自己足够的支持(指导、积极的情绪影响、职业生涯、被重视),也就是说,研究生跟导师之间的关系与焦虑和抑郁的心境有显著的相关性。

一些高校扩招后,研究生数量急剧上升,导师数量却没变化,一个导师少则带七八个学生,多则十几个、二十几个。再好的导师也没有精力去辅导如此多的学生,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很少有沟通,研究生在学习生涯中经常感受到的是孤军奋战,不但没有提升自己的能力,反而要面对更激烈的就业竞争、更重的经济负担、更大的学习压力,考研之后的现实并不如所想象的美好,所以让他们深陷焦虑不能自拔,甚至轻生。

另外就是情感问题。对于大学生抑郁症来说,情感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许多大学生因为恋爱失败分手而导致心里苦闷抑郁,产生挫败感,最终导致抑郁症。而对于研究生来说,因为自身所处的层次较高,相应对配偶的要求也比较高,绝大多数单身的研究生希望自己能在学习期间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但另一方面难以找到符合自己心理定位的对象,所以会导致其产生焦虑。

那么作为学生自己来说,怎样才能缓解抑郁、焦虑的情绪呢?

第一,要合理地调整自我期待,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研究生个人期望值不能太高,太高而达不到,就容易产生挫败感。

第二,不仅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更要做一个有趣的人。在专注学业的同时,更要学会给自己找些乐趣,养养花、逛逛街、学学手工,这些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

第三,提高个人的情商,学习控制调节情绪。研究生要想从根本上摆脱焦虑等不良心理,必须学会自我调适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因为内因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因素。

第四,不要自我封闭,要广泛地寻求社会支持。当研究生陷入焦虑的困境时,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使他们走出困境。所以,当研究生产生焦虑情绪时,要及时去寻求心理咨询的专业帮助或求助于家庭、亲朋好友,从而获得他们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

(编辑:赵芳迪 校对:颜京宁)


怎样开导考研心理压力大的人(怎样疏导孩子心理压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 » 怎样开导考研心理压力大的人(怎样疏导孩子心理压力)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