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考上研究生难吗(二本大学考研几率大吗)

二本考上研究生难吗,二本大学考研几率大吗

历年来二本学生考研的通过率一般在30%左右。

考研不是选秀节目,不相信眼泪,也没有狗血的故事,只有坚持与套路……

考研是一个孤独且漫长的过程,如果你有朋友某天开始突然独来独往了,他有可能是准备复习考研了,请不要打扰他……

虽然我国研究生录取人数一直在不断扩招,但对于二本甚至三本学生来说,他们的考研难度却一直没有下降,因为在考研大军里,他们算是弱势群体。

首先了解一下关于考研的一些事实:

一、复试时的确存在学校歧视:

很多二本的同学因为这个原因而吐槽人家985、211,其实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四年前的高考你没能上岸211就代表着你已经失败过一次,来自好学校的学生更受青睐都是人之常情,而且一般情况下导师对本校的学生更为了解。

二、大多数专业学硕和专硕找工作时没啥区别

网上有很多分析这两者区别的文章,其实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企业都不会对学硕和专硕进行区分,不过有的学校是这样一个情况:学硕是三年制、而专硕是两年制,让大家以为学硕就比专硕好。

三、其实竞争者数量并不多

虽然考研人数逐年递增,但其实与你报考同校同专业的学生才是你真正的竞争者,可能只有几十人,不过虽然竞争人数少,但并不代表竞争不激烈,曾经就出现过十几个考生中只录取两人的情况。

四、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比本校档次高的学校作为考研目标

中国当下社会学历有多重要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几乎可以说是年轻人的置顶标签了,找工作、相亲都是先了解对方啥学历,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最后一次缩小学历差距的机会了,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是首选更高档次的学校,至于985的更是不屑于降级(虽然每年都有很多被迫降级)。

五、备考中途放弃的学生有很多

教育部每年公布的考研人数是报了名的,并不是参加了考试的,其实每年在初试现场都会有很多座位是空着的,因为他们中途放弃了,可能是找好了工作、可能是没有了希望、也可能是回家继承父辈资产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是摇摆不定,可能是边找工作边考研边考公,把考研当作是备胎,所以只要你能坚持下来就意味着已经打败了一些人。

六、跨考专业其实难度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

很多人一提到跨考专业就会惊呼一声,认为这已经是输在了出发点,话虽然没错,其实也就输了几百米而已,只要稍微多付出一些,赶上本专业的并没有那么难,有些本科水过来的甚至可能和你在同一起跑线,所以如果大家要跨考,其没必要背负过大的心理压力,都是莫须有的。

七、数学和专业课是核心

英语和政治能考70分就算是很不错了,分数段比较密集,真正拉分的是数学和专业课,满分都是150,考研初试能否力压竞争者就取决于这两科了,所以大家在复习时多投入一些时间在这两科上。

八、搜索情报很重要

有些学生一股脑扎入复习的汪洋,忽略了搜集情报,不做调查也不请教别人,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学,最后进入复试后傻了眼:保研名额占了大半,还有很强的本校考生偏好,只能被迫调剂,冤不冤?所以大家最好在报名前对目标院校进行详细调查,尽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

二本学生考研为何是弱势群体:

首先是环境,整体的学习气氛肯定是不够理想的,有位同学曾说自己在备考期间看到身边同学甜甜的爱情、辛苦一天回到寝室看到姐妹们在吃火锅、一起的同学签了不错的实习换了崭新的行头和手机,而自己彻头彻尾还是个学生样,别提心里有多难受了,整天抱着厚厚的资料书穿梭于图书馆和教室。

所以考研人要阶段性放弃原来的圈子,与目标一致的人为伴一起奋斗。其次是信息壁垒,比如一个二本学生要考985学校,人家本校的学生早就在一个圈子里信息互通有无了,但你可能连老师的面都没见过,在信息方面的壁垒也是很吃亏的,这也是近年来为什么网上出现了很多985学长学姐卖资料提供咨询服务的原因,有需求就有市场嘛!

接下来是科研经历,“有没有发表过论文、有没有科研经历”,复试面对导师这样的提问,只能说:态度端正、学习刻苦,就像是找工作时简历里写着“精通word、excel"一样尴尬,这倒不是说二本的学生比较懒,而是实在是缺少机会和平台,名校学生的科研项目多得做不过来、出国交换应接不暇,普通院校的学生接触不到这个资源,硬伤。

再就是前面提到的学校歧视,这个问题可大可小,近年教育部也在狠抓这方面,但离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估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些院校甚至提前会内定名额,除了保研名额本就所剩无几,再内定几个基本上其他的学生都是陪玩,所以有些学生初试分很高但最后没能上岸大概率就是这个原因。

二本学生考研,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考研很孤独,二本学生考研更孤独……

但强者从来都是逆风而行!

二本考上研究生难吗(二本大学考研几率大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网 » 二本考上研究生难吗(二本大学考研几率大吗)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